“臣本布衣,躬耕于南陽,茍全性命于亂世之中,不求聞達于諸侯。”諸葛亮這段流傳了1800余年膾炙人口的經典讓“南陽”廣為人知。南陽,古稱宛,河南省轄市,位于河南省西南部、豫鄂陜三省交界地帶,因地處伏牛山以南,漢水以北而得名。
陸路交通發達,南陽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。在小型電動汽車領域,南陽也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,是中原地區小型電動汽車的核心市場。而提到南陽小型電動汽車市場,就不得不提一個人,他就是張飛。
南陽張飛是誰?
初聽張飛之名,腦海里瞬間跳出三國時期“猛張飛”的經典形象,不過今天我們要說的不是歷史上那位。
這位張飛,在小型電動汽車領域可謂大名鼎鼎。業內人提到南陽張飛,無不樹大拇指。他是行業里最早的經銷商之一,代理了時風、力帆、森地、耀隆等四個品牌,有門店10家,售后維修中心1個,巔峰時期銷量達到5000臺/年。
初見張飛,33歲的他身材魁梧,乍一看確有幾分歷史上“猛張飛”的神韻。深入交談后,很快就會發現他身上哪有一絲“猛張飛”的戾氣,完全是一團和氣,像“彌勒佛”一樣笑口常開,與人為樂,不急不緩,不驕不躁。
張飛與小型電動汽車
2002年,18歲的他步入社會,張飛從事了2年的銷售和活動策劃。2004年,張飛便湊了40萬元,開始自己做生意,進入電動車行業。2011年,通過網絡和朋友介紹了解到小型電動汽車,他意識到這個產業巨大的發展前景,毅然進入小型電動汽車行業。
2011年3月,張飛山東時風集團,拉了20臺車,正式開始了他的小型電動汽車發展之路。那時,小型電動汽車還是新鮮事物,很多人不了解,也不認可。那段時間,對于張飛來說,可以說是人生中最昏暗的日子,車子擺在那里,問的人多,買的人卻沒有。大筆資金積壓在那里,壓力可想而知,有人勸他放棄,可是他卻咬咬牙堅持著。
直到有一天,張飛遇到了一位貴人。這是一位南陽車友會的老先生,恰巧那天他來到了張飛的門店。作為車友會的成員,老先生對車有相當程度的研究,經過試駕,他對時風品牌產品的駕駛感及質量相當滿意,于是從張飛手上訂走了一臺。
有車之后,老先生經常到張飛的門店,從保養、維護到社會萬千的聊天,老先生與張飛逐漸發展成為一對忘年交。老人總是孤獨的,熟悉之后老先生經常提著酒瓶子去張飛店里,張飛則會親自下廚炒倆好菜,一個有酒有故事,一個熱情親和,常常一聊就是一下午。
在老先生的帶動下,越來越多車友會的車友前往張飛門店去試駕、體驗,張飛的門店也逐漸打開銷路。投桃報李,張飛在做好售后服務的基礎上,還積極組織車友會到周邊旅游或開展活動,豐富車友會成員的文化生活。在張飛看來,這些客戶不僅僅只是客戶,更多的是朋友。
在張飛的努力下,時風品牌逐步打開市場,成為南陽地區一枝獨秀的領軍品牌。張飛的小型電動汽車生意也越做越大,他本人也成為南陽小型電動汽車市場的風云人物。
張飛的營銷“四大秘訣”
第一式——打造社群經濟圈
張飛的營銷方式中,最具有特色就是其“社群經濟圈”的打造。在上文中,張飛的銷路打開與擴大都得益于車友會,知恩圖報的他也不吝反哺,大力支持車友會的發展和各項活動的組織。
無意之間,張飛已經打造了一個“社群經濟圈”,良性發展的車友會不僅為張飛提供了大批的忠實用戶,更成為張飛的口碑傳播者。這個“社群經濟圈”已經成為張飛非常重要的一個制勝法寶。
事實上,打造“社群經濟圈”、“粉絲經濟圈”已經成為當下越來越多大企業正在著力的項目,顧客價值需求、社群融入感對品牌忠誠的影響研究等已經成為營銷關注的熱點。張飛的“車友會”社群經濟圈,可以說是走在了行業的前列!
第二式——做好活動策劃
從18歲開始從事銷售和策劃,張飛在銷售時尤重活動策劃。他的腦袋里永遠裝著用之不完的奇思妙想。采訪過程中,張飛給記者舉了兩個例子。
南陽地區的家庭一般都是民房,停車位上沒有現成的充電樁,所有電動汽車的充電都需要從家里拉根電線出來,極為不便。張飛根據這一點,推出了消費送插座的活動,只要購車或換電機,就送一根長達6米的充電插座,結果大受好評,甚至有人專程上門求購插座的。
買電動汽車送洗衣機活動。首先是贈品洗衣機,張飛找洗衣機廠家合作,以較低的價格成批量拿貨,成本非常低,相比車輛銷售的利潤,自然在接受范圍以內;其次是心理價位,在消費者心中,洗衣機的平均市價近千元,而且因為是農村一般家庭都沒有洗衣機;最后是體積,由于洗衣機較大,消費者帶回村里時,必然會外露讓所有人看到,震撼效果十足,如此一傳十,十傳百,就帶來巨大的廣告效應。
第三式——售后服務撐起半邊天
售后服務一直是多數小型電動汽車的軟肋。對于很多廠商和經銷商來說,售后服務方面都是往里面貼錢的,但在南陽張飛并不這么看。
張飛認為,售后服務是銷售的必要保障。他旗下門店銷量之所以取得非常好的成績,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售后服務做的好。他認為,車輛銷售是一個環節,但重頭必然是在售后,只有把售后服務做上去了,才能真正贏得消費者的信賴。
為此,張飛專門投入建設了一個售后服務中心,隨時隨地解決消費者遇到的車輛故障問題。良好的售后也迅速為他積累了良好的口碑,從側面帶動了銷售。與此同時,形成良性發展的售后服務中心,還給他帶來了不菲的利潤,據張飛透露,僅靠售后維修一塊的利潤,一年便有20余萬的利潤。
第四式——做好安全駕駛培訓
當前,由于對小型電動汽車的界定問題,多數小型電動汽車駕駛人并未持有駕照。這種情況可以說是一把雙刃劍,一方面自發降低了小型電動汽車的使用門檻,一方面駕駛員的安全意識和駕駛技術較低,存在安全隱患。
為保障駕駛人員的路權和安全,張飛積極與政府溝通,并對客戶進行安全駕駛的培訓。他一方面向路管部門遞交資料,證明他銷售的電動汽車均是來源于正規品牌廠家,出廠車輛都配有保險和唯一編號,并且表示會向消費者普及交通法規,爭取到路管部門上路同意。另一方面,凡是來他這里買車的消費者,他都會進行安全駕駛方面的培訓,通過車友會組織,向更多人普及交通法律法規。
或許你會說,南陽張飛進入小型電動汽車及其快速崛起的經歷,是不可復制的!但是,他的與人為善、處處為消費者著想,他的“社群”、“策劃”、“售后”、“培訓”四大絕招卻值得借鑒!http://www.theloftlab.com